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实习生 李淑珩 通讯员 穗消宣)童鞋质量的好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选购到既合适又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鞋子,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1月27日,广州、澳门两地消委会联合发布《穗澳消委会童鞋比较试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显示,小叮当童鞋、木林森童鞋等4款样品未通过邻苯二甲酸酯测试。

化学安全性:
小叮当童鞋表现最差
2020年7—11月,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消费者委员会共同开展了童鞋商品比较试验,用科学的测试和真实的数据给穗澳两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消费指引,保护两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两地产品质量提升,推进大湾区消费一体化。用于本次比较试验的36款童鞋样品,由广州、澳门消委会工作人员分别在广州、澳门商场及各大电商平台上随机购买,品牌包括沙驰、NIKE、阿迪达斯、Dr.Kong(江博士)、paul frank等。
测试结果显示,在化学安全性测试中,36款样品中的32款样品通过化学安全性测试,4款样品未通过邻苯二甲酸酯测试;36款样品挥发性有机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检测报告显示,36款样品中小叮当童鞋、木林森童鞋、大黄蜂中童篮球鞋和CLAW money儿童运动鞋4款样品未通过邻苯二甲酸酯测试。其中,小叮当童鞋表现最差,其成品帮面(黑色)检出值达14.6%,超出标准值及允差值的146倍。鞋类产品中非染料印花部分、涂层部分、塑料附件部分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有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
在物理安全性能测试中,36款样品均通过了测试。物理机械安全性能主要是检查鞋内外有无露出的钉尖,全鞋(包括鞋上的附件鞋跟等部件)是否有可触及的锐利边缘和锐利尖端,鞋内有无断针等。
使用性能:
木林森童鞋等10款表现较佳
在使用性能中,36款样品均表现良好,未发现明显影响使用的感官缺陷。有3款样品未能通过耐折性能/屈挠性能项目测试;1款样品未能通过剥离强度项目测试;3款样品外底耐磨性能表现较差,不符合指标要求;3款样品未能通过衬里和内垫摩擦色牢度测试。
检测结果显示,36款样品中,小叮当童鞋未通过剥离强度测试,哆啦A梦童鞋、Reshake儿童运动鞋、ZHR BainGes儿童粘胶休闲鞋3款样品在外底耐磨性测试中表现较差,ZARA男童鞋子、巴布豆BOBDOQ男/女透气网童鞋、木木兔儿童皮鞋3款样品未通过衬里和内垫摩擦色牢度测试。
据了解,童鞋外底过硬或过软都容易增加膝盖的负担,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发育。在此次测试中,有17款样品外底硬度软硬适中,Kinghealth皮鞋、Hush Puppies皮鞋和Reebok运动鞋表现名列前三。
防滑性能对于童鞋来说也十分重要。儿童通常生性活泼,运动量大,经常进行奔跑、跳跃等运动,如果鞋子防滑性能不好,则容易发生滑倒事故。本次比较试验对样品的防滑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木林森童鞋、ZARA男童鞋子、大黄蜂中童篮球鞋等10款样品此项表现较佳。

童鞋选购“小贴士”:
童鞋除了要求美观、舒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选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购时先看包装袋及鞋帮材料,尽量选择标识(标志)齐全的商品。其次看鞋子上和包装盒上标注的鞋号和鞋型,认清是否与自己的要求相符,标注模糊不清或未标注的尽量不买。
(二)购买时可闻一下鞋子是否有异味,如果刺激性气味很严重时应小心购买,尽量选购一些无气味或气味较淡的鞋子。
(三)要查看鞋帮缝合线和帮底粘合缝是否有断线、鞋帮缝合线是否整齐,胶粘帮底结合部位是否平整无沟坎、无虚缝和开胶。
(四)在试穿时尽可能左右脚同时穿,走几步,感受穿着舒适性,脚趾前至少留一厘米,尽量选择帮面材质柔软、透气性好的鞋,避免选择塑料、人造革等不透气材质。
建议:这些童鞋不要买
一、鞋后跟过高的童鞋不建议消费者购买。过高的后跟容易影响儿童的平衡,增加脊椎的负担,适宜后跟高度约为6-15毫米。购买时应检查鞋子前掌部位是否太薄,后跟部位是否够软且回弹及时。前掌部位太薄易使人感觉硌脚而影响行走舒适性。后跟部位是行走缓冲吸能的主要部位,应软硬适中,有良好的回弹性能。
二、鞋带过长的童鞋不建议消费者购买。固定方式最好选择粘扣等,因为鞋带不仅容易松开,还会增加儿童被绊倒、或卷入电梯等设备的风险。
三、配饰过多的童鞋不建议消费者购买。配饰可能包含小附件,可能存在或脱落后出现锐利的边缘尖端,划伤人体。一些金属的配饰容易腐蚀。因此童鞋的附件安装必须牢固,可拆卸的附件不应过小,以防止婴幼儿拆卸后吞咽。
四、鞋底过软的童鞋不建议消费者购买。尤其在鞋子的后跟部位和前部包头不宜过软,应有一定的硬度。鞋子的后跟部位有足够的硬度,才能在行走过程中保护踝关节,防止踝关节受力倾斜而导致意外崴脚、扭伤。鞋子的前部包头,也需要足够的硬度,以防止磕伤、踢伤、砸伤脚趾。
五、发泡底的鞋应购买正规厂家产品,因为发泡底邻苯二甲酸酯超标风险大。如果鞋子有明显的刺鼻的气味,很有可能和鞋内残留的有害化学物质有关,切勿选购。